{SiteName}
首页
诊断心包炎
心包炎护理
网胃心包炎湿性
网胃心包炎干性
网胃心包炎x线
手术急性心包炎

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瘤联合肾脏肿瘤消融治疗1

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瘤联合肾脏肿瘤消融治疗1例

医院名称:安徽医院超声科室:李亮周仲松殷俊使用机型:开立S60患者信息:男,40岁;既往乙型肝炎伴肝硬化病史;病例概况:

2月前于我院行肝脏左叶恶性肿瘤消融术,本次入院为术后2个月常规复查。直接通过肝脏MRI平扫+增强显示(未进行常规超声检查):1.肝左叶消融灶上方可见活性病灶;2.右肾异常信号,考虑炎性假瘤可能,乳头状肾癌不能除外。入院时AFP:.4ng/ml;血小板计数33×/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70%,国际标准化比率1.25↑,D-二聚体1.63μg/ml↑;

患者血小板明显减少,不符合泌尿外科肾脏手术要求,遂转入肝病专科拟行全麻下肝左叶活性病灶+右肾活性病灶超声引导消融治疗术。活检病理结果: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

1

术前超声评估

肝左叶活性病灶术前超声评估:剑突下向头侧超声扫查显示肝左叶消融病灶(黄色箭头)后方低回声结节,大小约17×10mm(红色箭头)进行实时二维成像下动态观察确定进针角度、路径方案,避开比邻重要组织器官。肝左叶活性病灶术前超声造影:术前行超声造影快速方便对活性病灶性质和范围再判断,在00:18时活性病灶开始快速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在00:33时开始消退,动脉血管丰富,为新生恶性肿块。

2

术中超声引导消融术

肝左叶活性病灶消融术:仰卧位,选择剑突下、紧贴肝左叶上缘入路,在超声实时可视引导下采用平面内穿刺方式,穿刺针及穿刺路径全过程可视,消融针准确进入活性病灶内开始消融,消融区域逐渐扩大覆盖病灶,同时实时监测周边重要组织结构避免累及,有效控制消融范围。右肾活性病灶活检术:超声具有无辐射、实时性、即时性、灵活性、不受限于时间等优点,所以及时方便的进行右肾活性病灶穿刺活检,多种操作同时关联进行,提高效率。采用俯卧位,右侧第11肋间隙肾脏短轴超声扫查清晰显示肾占位,沿腰大肌入路,超声实时引导下活检针进入肾脏活性病灶并活检。

右肾活性病灶消融术:在超声实时可视引导下采用平面内穿刺方式,消融针延活检入路进入肾脏活性病灶开始消融,消融区域逐渐扩大覆盖病灶。

3

术后效果超声评估

肾脏活性病灶消融结束后即刻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病灶是否完全消融,本次显示肾脏活性病灶区域完全消融。若是没有消融完全,可及时进行多次消融,充分体现出超声引导下的即时、实时、灵活易操作等的优点,减少病患移动的痛苦、诊疗成本。超声造影判断的结果与MRI的结果保持高度一致性。

右肾活性病灶消融前、后增强MRI对比,显示已灭活

4

讨论

1.超声实时引导消融术的优势:

本次肝左叶肿瘤联合右肾肿瘤消融术,同时行右肾肿瘤活检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可实时监控穿刺进针及消融治疗的全过程,实时观察进针深度及相邻器官组织关系,有效避开肝脏大血管、胆管及肝肾周重要器官组织,消除穿刺的盲目性。具备实时、可视、灵活易操作、无辐射,安全准确,这是CT、MRI等其他影像技术所不具备的。而且可实现肝肾等肿瘤治疗的微创化,对脏器功能损伤小,可对新生病灶或转移病灶进行多次治疗,治疗成本相对小,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

消融前可对病灶进行评估定位,消融过程中可监控消融病灶的情况,消融后即刻进行CEUS评估病灶是否完全消融。目前,超声从肝癌筛查、早期诊断、术前评估消融方案、穿刺引导、消融过程监控、治疗后的即时疗效评估以及术后随访等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观察及治疗体系。本次使用深圳开立S60彩超实时引导下肝肾肿瘤联合消融术顺利完成。

2.肝脏活性病灶消融后复发的病灶多位于消融区域边缘,往往超声显示不典型,多为低回声,边界欠清晰,易漏诊,超声造影和增强MRI对病灶的显示更具优势,确诊仍需结合患者肿瘤指标如AFP。

3.肝左叶活性病灶靠近膈顶部,应嘱咐麻醉师膨肺及短暂屏住患者呼吸降低膈肌在超声图像上充分暴露病灶后进针,尽量避免针尖指向心包方向;肾脏活动度大,质地松软,在超声实时监测下观察针尖位置,避开肾门和肾窦强回声准确迅速进针。消融中要控制消融范围完全覆盖病灶并适当扩大,避免过度损伤膈肌及心包,同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心脏结构功能等。

Discover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ojinz.com/wwxbygx/5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