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诊断心包炎
心包炎护理
网胃心包炎湿性
网胃心包炎干性
网胃心包炎x线
手术急性心包炎

感冒须知

小孩感冒发烧,反复不愈,体质越来越差,许多家长都因此得焦虑症,我的临床经验是:小孩发烧无需要太过紧张,不要自己乱用药,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甚至激素。找可靠的中医治疗。对于很多人的疑虑,以下摘选一些医家观点解疑,家长必读:

感冒须知:?1、感冒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这在国外是被严厉禁止的,在美国对抗生素的管理比枪支还严。因为西医理论认为,抗生素对病毒感冒不但无效,而且会有副作用。医院滥用抗生素退烧,实际上是破坏了人体免疫力,使免疫系统无法抵御外邪,使病气深入加重了。表面症状虽然暂时消失,但不久必然出现更严重的内脏功能失常症状。?2、受寒感冒发烧,无论用任何凉药“退热”都是错误的,这是“释邪攻正”的“投敌卖国”行为。发热是身体抵御寒邪,努力使寒邪外散的正常抗病反应,汗出则热退,这过去在民间属于常识,老太太都会用姜汤(生姜红糖水)(辛甘化阳)治感冒。但是现在都只知道退热,殊不知这种退热的性质等于投降,就像当年的满洲国一样,虽然没有枪声,实际上国土已经沦陷,东北人民已经变成亡国奴了。?3、感冒应分六经治疗,《伤寒论》是治疗一切感冒的经典。感冒初起都是从主一身之表的太阳经入,太阳病的主方有两个:一个是桂枝汤,一个是麻黄汤。一个治的是伤风,一个治的是伤寒。伤风正气外散,有汗;伤寒邪气内敛,无汗。伤风身软,伤寒身重。两者共同的特点是“头项强痛而恶寒”。?4、所谓的“风热感冒”大多数时候只是主观想象,只要天是寒的,就不会有所谓的风热。说发烧能够导致肺炎脑炎等同样也是一种主观想象,是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结果,真热的阳明证是不会在太阳受邪的阶段出现的。而夏季的中暑与通常感冒性质不同,中暑为受热汗出过多,伤津虚脱所致。中暑得凉则解,感冒得凉则重。感冒的性质通常是寒性的,不可雪上加霜,这在大众之中应该成为常识。

普通人觉咽喉肿痛、黄痰、咳嗽,皆因平日里肺火过旺,又贪凉食凉,体内郁火而起,并非真正属感冒。如发此症,急时可用中药“白花蛇草”或“菊花”泡水饮均能救急。而待火消了后,需调理身体,主要以解郁清肺为主,具体情况可以到当地选可靠中医开方调理。

以上来自三七养生网

五、发烧

(一)发烧的原因

今日大众的观念,发烧是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失控,或是外来的细菌、病毒侵入体内所引起而造成发烧。以中医的医学而论,这完全是错误的,因其错误的医疗、药物的伤害,乃造成脑炎、脑膜炎、小儿麻痹……等医疗错误的不良后果,为什么呢?

我们鼻子呼吸的空气是热热的,我们的皮肤亦在呼吸散热,排散水分——出汗。

呼吸、排汗所排出的热气,并非身体的发炎,乃是心肾——君火、相火上升所产生的体温,即消化营养,产生体能所产生的余热之排放。

体热排放不良,乃造成发烧,即余热被蓄积而成,故发烧的原因可列举如后:

1、感冒:

感冒发烧,因五脏调理五气产生体能而生体温,若五脏调理五气,热不能排,为皮肤毛孔被风、暑、寒、湿、燥火之气蔽塞,即肺金毛孔收敛(肺主皮毛),致体温、热气无法从皮肤毛孔排出——即是发烧的感冒为最多。

感冒发烧,不是外来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更不是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失控,只是身体的表皮、毛孔被蔽塞而已,分为伤风、伤寒、伤(中)暑、湿、热等中医学谓之表证,细菌、病毒根本未进入体内,经曰:寒邪外束,阳不得越,郁而为热(发烧)。

2、伤食:

饮食不当,脾胃虚弱致食物蓄积肠胃,无法消化在胃肠堆积发酵而产生热能的发烧,以婴幼儿为最多。此发烧四肢掌心热,不像感冒的四肢冷,消食即烧退而痊愈。

3、虚劳:

因身体虚,水火(心肾)不能即济,风木动摇,时憎寒壮热,乃体温外越,不能为身体产生体能,并非发炎,是今日妇女更年期,身体衰弱,故须辨别心虚发热、脾虚发热、肝肾虚发热而调治,不可退烧,是为虚损发烧。

4、瘀血:

受伤时因气血循环受瘀血阻滞,瘀积的瘀血将体温升高而发烧,只要化瘀血,发烧即可痊愈。许多受伤而成植物人者,乃因瘀血阻滞,或被用冰块冰瘀血致血凝不散,或被强力消炎,消炎即伤心、肾,因心肾同为少阴经,肾主骨、骨主髓、脑为髓海,受伤植物人的造成,乃因心、肾的衰弱,更被消炎而心的循环无力将瘀血排出,并非脑受伤害的问题,化瘀血烧即退,心肾补强,瘀血排出植物人亦能恢复健康。

许多十三、四岁的少女,月经初来时,被打德国麻疹疫苗,或感冒月经来,被消炎伤心肾,致经来不止,或经血逆行至鼻、齿流血,被止血致瘀血内结,复又感冒再被消炎,乃为今日十二、三岁学童血癌——瘀血发烧不退的主因。

5、出痘疹:

出痘疹发烧是在促使病毒产生免疫功能,如谷子、各种种子发芽时的产生温度,痘疹必发烧才能促使病毒发挥排除尽凈,产生免疫功能,使五脏调适五气不致产生障碍,故出痘疹发烧不须退烧,唯须注意发痘疹时的饮食,避免并发症之发生,痘疹发透烧即退而痊愈,身体免疫功能即建立而不易再生病。

6、药物中毒:

三合一疫苗造成的药物中毒、头痛、呕吐、发烧,西医称为“无菌性脑脊髓膜炎”或白血球升高至三、五万而烧不退为白血病,解毒烧即退,白血球数据亦降而康复。

7、孩子长牙齿发烧:

齿为骨之余气,而肾主骨,婴儿长牙齿时,脾土虚不能制肾水,土不能制水乃因脾虚而非感染(发炎),只要调理脾胃,发烧即可痊愈,不可消炎、退烧。

8、惊吓:

七情不顺,如孩子受惊吓而腹胀发烧,只要收惊即愈,情志不顺,抑郁忧思伤脾而发烧,消胀气烧即退。

9、妇女坐月子感冒:

妇女坐月子感冒,发烧称“月内风”,与一般感冒不同治,此时气血大虚,须调理气血兼祛风,退烧始痊愈,不可以感染(发炎)治。

10、不明原因的发烧:

医师自己不懂,或诊断错误,治疗错误,或不会治的发烧,今日皆称不明原因的发烧,万般皆有因,何以会有不明原因的发烧呢?

(二)发烧的辨证――发烧会使脑子烧坏吗?脑炎、脑膜炎是如何发生的?

今日年轻的父母,不容孩子鼻孔有一点鼻涕,见到发烧便惊慌失措,怕脑子烧坏了,且医生告诉年轻的父母,发烧是外来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所引起的,致控制体温的脑中枢神经失控所造成,没有病菌的侵入是不会发烧的,发烧会并发成脑炎、脑膜炎——造成耳聋、眼睛看不见等脑烧坏的现象,年轻的父母成天为孩子的一点点毛病而胆颤心惊,事实:造成脑烧坏的真正原因何在呢?

感冒时,皮肤毛孔被风、暑、寒、湿、燥火之气所蔽塞——发烧只是在我们身体的表皮、毛孔被蔽塞,无法排汗散热,中医学谓之表证,细菌、病毒根未进入体内。若细菌、病毒侵入体内,中医谓之里证,反而不会发烧。

一般感冒发烧,只要使汗流出,毛孔能散热,发烧即退,病就痊愈,诊断之要乃在于发烧是因风、暑、寒、湿、燥火何气所伤,及风、暑、寒、湿、燥火伤何经络,才能适当的祛风、散寒、清暑、除湿、降火、润燥以达治病痊愈的目的。

在伤寒论中对伤寒、伤风及其误治所引起的经络病变,有极详尽的阐释及发挥。在温病条辨对伤暑、湿、燥及其病变亦有淋漓尽致的阐释,以补伤寒论对五气所伤致病阐释之不足。

伤风、寒、暑、湿、燥如何辨呢?略述如后:

经曰:人之伤寒,则为病热(发烧),寒初中人必先在表,即足太阳(膀胱)寒水之经,太阳为诸阳主气,乃一身纲维,本经之脉,起目眦、上脑下项、循肩、挟背、抵腰、行于身后,故所过之处无不痛也。

恶寒者,虽无风而恶寒,恶风者,当风而始恶之,故恶寒必兼恶风、恶寒。

风寒有阴阳之分,恶风惟属阳经,故三阴经无恶风之证,风为阳邪,寒为阴邪也。

原病式曰:身热恶寒,热在表也,热在表而浅,邪畏正,故病热而反恶寒,或言为寒在表及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者,误也。

凡人之伤风、暑、湿,皆有汗,惟伤寒独不出汗,寒能涩血,又表实也,气上逆故喘,邪在表故脉福伤寒脉紧而伤风脉缓者,寒劲急而风缓散也。

喻嘉言曰:冬伤寒、春伤温、夏秋伤暑、湿、热,此四时正病也,然夏秋亦有伤寒,冬春亦有伤暑、湿、热,乃四时之客病冬春正病——有汗为伤风、无汗为伤寒。

夏秋正病——有汗为伤暑湿热、无汗仍为伤寒。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云:风胜则动,热胜则肿(发炎),燥胜则干(口干渴),寒胜则浮(元神虚孚、头晕),湿胜则濡泄。故曰:寒邪外束,阳不得越,郁而为热(发烧)。

由上可知,感冒发烧分属伤风、伤寒、伤暑、湿、热、燥火等,病仅在肌肤、表皮,并未进入体内脏腑,故内脏腑,及脑并未生病,却被消炎伤心肾,再受点滴液或冰枕,冰袋将在表之风暑湿热寒之邪引入内脏。

心、肾同属少阴经,因消炎而受伤害,而肾主骨、骨主髓、脑为髓海、风暑湿燥寒外感风邪被引入心、肾而为脑炎、脑膜炎,乃夏天的伤暑湿燥火之感冒发烧,误当冬天伤寒之感冒发烧而发汗、消炎之误治的结果。

脑炎、脑膜炎为伤风、伤暑湿热发烧而被误为伤寒发汗或误下消炎所造成,中医称脑炎、脑膜炎为刚痉、柔痉或急、慢惊风,并不是脑烧坏的问题。

痉者,太阳中风,重(再)感风湿(即今之点滴或消炎引风入内)而为病,风燥而动,寒引而紧,湿着而拘,故头摇口噤,项强而反张也。风挟寒则血涩无汗为刚痉,风挟湿则液出有汗为柔痉,筋急而缩为瘲,筋弛而缓为瘛,伸缩不已为瘛瘲,移邪于心则昏愦不觉(不醒人事、昏迷)也。

(三)发烧需要多喝开水吗?

1、如何诊断发烧?发烧要如何处理呢?

发烧并不因为温度的高低而对人体的伤害有所差别,错误的医学观念,错误的诊断,错误的用药,才是发烧造成伤害健康的真正致命伤。

不要让发烧39℃、40℃、41℃、42℃而慌了手脚,大众常被体温计误了,口温、腋温、肛温、早晨、中午、晚上的体温,大人、小孩的体温皆不相同,体温计不能辨别时辰,也不能辨别部位、经络、大人、小孩,更不能辨别发烧的原因,而徒从发烧,降低体温去治疗疾病,人为的错误,常是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的更重要因素就像降血压造成全身的并发症。家中最好不要保有体温计,以免误事,没有体温计要如何诊断疾病,计量体温是否发烧呢?

了解中医的经络作用,不同的时辰,不同的经络作用皆不相同,故有些病在早上或下午某时辰才发烧即因不同经络的作用、不同的疾病所致。

相同的部位,相同的经络,相同的时辰比较,才能测出体温的正确差别,以诊断是否发烧。

任何人与人之间,经络相同,时辰相同,用自己的手掌心对小孩(患者)的手掌心,用手掌背对孩子的手掌背,不可用手掌心对孩子(患者)的手掌背,因不同经络不同气,用自己的额心(印堂穴)对孩子的额头接触,因经络相同,时辰相同,正常的时候,大人、小孩的体温虽相差半度或一度,却不会有体温差的发烧感觉,若有差别即为发烧。

处理发烧,首当了解发烧的原因,一般的发烧以感冒占大多数,汗出则愈。

发烧不口渴的病患,可服用热稀饭加姜与糖,或热牛奶后,可在肺经、膀胱经用纯正樟脑油或保心安油等擦拭后,用大被子盖住闷热,以促使皮肤毛孔张开排汗,待汗出至额后,用热湿毛巾将汗擦干,发烧即退而痊愈,并不需要送医,每一个人都可以解决感冒发烧的问题,而免除抗生素药物造成好累、好疲倦、好想睡觉的乙型肝炎、血癌、尿毒症……等伤害。

2、发烧需要多喝开水吗?

冬天呼吸时,我们可以看到鼻子喷出水气,呼吸由空气中摄取水份,水份的含量,身体够用就不口渴,感冒或平时不口渴根本就不须多喝开水。

冷气房中,水分被冷气机吸收,空气较干燥,水份不够,我们会感到口渴,想找水喝,就要多喝开水。

运动后,水份消耗过量而口渴亦会找水喝,乃身体自然的反应,取其所需也。

发烧时,口渴想喝水就喝,不口渴、不想喝,表示身体根本就没有需要,就不须多喝开水,反不如煮碗热稀饭加点姜与冰糖,或喝杯热牛奶以增加体力,促使排汗退烧有效,比打点滴或多喝开水好千百倍。

发烧病患若口渴而想喝凉(冷)水,乃有内热(即火气或发炎),即可多喝开水以助降低体温,并不可用被子盖闷,否则会加重病情。

发烧若想喝热汤,则为有内寒或内虚,即不可消炎(退火)而要温散以退烧,与口不渴同法治疗。

了解发烧的原因,治疗分寒、热、虚、实。将热性发烧——伤风、暑、湿热当成伤寒的发烧治疗,才是造成孩子抽筋、痉挛、脑烧坏的主因。

从中医的医学了解中药,中药退烧绝不比西医慢,且绝对不会有烧坏脑的遗憾,但为何在电视、报纸、国民学校到大学的教育上,却看不到中医的医学理论,看不见中医如何把病治好,不知原因何在?

(四)发烧的治疗与观念的纠正

发烧的治疗并不困难,只要找出发烧的原因,如感冒发烧,只要使汗流出发烧即退。

今日大众认为西医、西药治疗退烧比较快,事实上并非西医、西药快,而且西医根本就不会治疗发烧,遇到发烧退不了就叫你赶快转院,为什么呢?

婴幼儿发烧以感冒的为最多,感冒发烧汗出则愈,而烧退是婴儿被打针时,怕针刺痛而挣扎啼哭出汗,汗出烧即退也,并非药物之效,而大家实际是只受药物抗生素之害而已,却不自知。不相信,大家在孩子发烧时,随便拿一根消毒过的针(必须要不会断的针,最好用中医针灸用针),在孩子的手臂或小屁股不会伤到要害的地方刺下,使孩子啼哭到额头汗出后,用热的毛巾(不可用冷毛巾)将汗擦干,烧即退而痊愈,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药,大家却不知道,而误认为西医、西药快,遇到针刺痛而不出汗,或汗出而烧不退的就叫你转院——骗得到来吃的就骗,骗不到来吃的就叫你转院。

药物造成的伤害,或退烧错误而造成的伤害称为并发症或合并症,大家却误认为脑烧坏。

昔日许多小儿麻痹症,今日不见小儿麻痹症,却看到许多小孩的脚或膝盖酸痛。

早期的抗生素退烧造成脑炎、脑膜炎、小儿麻痹症等。医药的进步,将抗生素改良,今日的抗生素不造成脑炎、脑膜炎、小儿麻痹症……但却造成一大群的乙型肝炎、血癌、尿毒症……脚膝酸痛的病人,可以用“数据检查”却“原因不明”的疾病,这就是医疗科学的“进步”和医疗品质的“提升”?还是医疗伤害的品质提升?医疗伤害的科学进步却从来看不见报导。

中医退烧常用少商穴放血、或十宣放血,即因肺主(操纵)皮毛,孩子之哭及放血,都在刺激心、肺,加强血液循环,促使毛孔张开排汗,将热排出,烧即退而痊愈。

发烧时,心脏会急剧的跳动,将血压升高,其作用即身体在加强促使血液的循环,以促发汗,汗出烧退,心脏的急剧跳动亦恢复正常也。消炎即降火气,不当消炎而消炎即伤心脏,心脏受伤害,在表证的风寒即内侵入心肾,表证未除,身体无力将表证风寒排除,更受冰枕封闭排汗出口,点滴液引风寒入内,乃造成脑炎、脑膜炎即因风寒误下,伤风误汗所造成。

(五)点滴液是营养针?还是催命针呢?

十瓶点滴液,不如一碗热稀饭加生姜、冰糖的营养。

许多人把大瓶点滴液看成营养液,相信它可以消除疲劳,补充体力,吊高了点滴液,不管是否能治病,至少架式十足,引人注目和关心,且认为它是退烧的万灵丹。

但不知点滴液对感冒发烧的病患,却是日后百病丛生,血癌、尿毒症……的始作俑者,为什么呢?

乡下晒谷场的谷堆,盖着稻草,在稻草底下的谷子发热了,是要将稻草搬开以散热呢?还是要用水灌以降低其温度呢?打点滴的作用就像用水灌,温度虽降了,但后果呢?

感冒发烧,风寒暑湿燥之气仅在肌肤、表皮,内脏根本未生病,故称表证。汗出则愈,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但点滴液却不分风暑寒湿燥火之气,将风寒随着点滴引入未生病的内脏经络、脏腑。发烧虽是退了,但点滴液对身体的健康完全是引狼入室,它只是使人看不见发烧而已,却是后患无穷。

许多小儿科更是恐吓、诈欺、威胁齐用,孩子发烧即谓肺炎、△△炎而大打点滴液,为谋财施诈的伎俩,出了问题,烧退不了,就是转院证明书一出,推了责任。

血癌、尿毒症等的病患。心脏、肾脏都极衰弱,若感冒发烧,被用点滴液,则表证的风寒随着点滴液进入衰弱的心脏、肾脏而造成昏迷,甚至生命的危险,许多人不了解这点,医生会告诉病患,因尿毒造成昏迷,要赶快洗肾,或血癌的癌细胞已进入脑而发生危险,却不会告诉病患,因点滴液将表证的风寒引入衰弱的心、肾所造成。

洗肾虽能暂时将进入心脏(血液)的风寒水份过滤排除,但却没法使心脏的作用功能恢复,致病越陷越深,甚至死亡,重重的陷阱,重重的医疗欺骗,病患亦乐此不疲,花钱不能消灾,情何以堪?

若了解中医的医学,发烧只是皮肤毛孔被蔽塞,用一碗热稀饭加冰糖、生姜、或一杯热牛奶,服后汗出烧就退,没有点滴液,抗生素的后患无穷,更没有血癌、尿毒症……等危害的烦恼,何乐而不为呢?但许多人却作茧自缚,相信一个病人也治不好的科学,为什么呢?

常遇癌症或病情严重病患,治疗进展非常顺利,却因家属担心病患营养不良而请人来打营养针(点滴液),一剂营养针过后,腰酸背痛(西医所谓癌细胞蔓延到脊髓),已痊愈的又再度复发,病情急剧变化,病患及家属对医疗的无知与干扰,实在令人痛心与气结,并非病之不能治,而是病患及家属的无知所致也。

身体虚的人容易感冒,感冒风寒(邪气、病毒)都在表(皮肤),并未入里(内脏器官),点滴液却将身体虚的人之感冒病毒从体表引入身体内部脏腑,腰酸背痛即感冒病毒从体表引入身体内部脏腑少阴(心、肾)经所造成,故点滴液是营养针还是催命针呢?

(六)冰枕是退烧利器,还是残害病患的毒药呢?

发烧的原因:

中医:鼻子在呼吸,皮肤的毛孔也在呼吸,当皮肤的毛孔呼吸被蔽塞住,皮肤无法呼吸就是发烧,汗出烧即退。

西医:发烧是脑的中枢神经控制体温受病毒失控,造成发烧。

今日的教科书上,老师告诉学生,发烧37℃~38℃就要看医生,39℃、40℃就要在病患的头部、心窝放冰枕以降低体温,因此许多家庭冰箱随时放着冰枕,以备万一。

医院打点滴,用冰枕贴头部、心窝,发烧一两星期不退的孩子,年轻的父母已是精疲力竭,孩子亦是奄奄一息,甚至咳血,或检查白血球四、五万,两、三万的病患。笔者诊断不会口渴的患者,即在其肺经与膀胱经以樟脑油擦拭后,再用大棉被在病患身上闷盖,不到半小时,病患全身大汗,即以热毛巾将全身汗擦干,病患皆能实时烧退病愈,精神恢复,有的身子已虚,只有进补以恢复体力,有一发烧四年不能痊愈的孩子,笔者以此方法两次即告痊愈,愈后进补即不曾再犯。

有个七十余岁的阿婆,见住院两星期发烧不退的孙子,笔者治疗不到半小时即烧退病愈,精神恢复,且会玩耍,而怀疑的问:如果回家再发烧,是否还要用冰枕呢?笔者回答:汗出烧就退,你想想,冰枕可以使汗排得出来吗?阿婆回答:说得也有道理,汗出烧就退。

感冒发烧是皮肤毛孔被风寒暑湿之气蔽塞,致阳气不得逾越,故发烧时只要汗出烧就退,冰枕在降低发烧者的体温,使皮肤毛孔更难排汗。

皮肤毛孔被冰枕阻塞收缩无法排汗,皮肤表面的风寒之气又被点滴引入体内,更被消炎伤害心脏,致心脏衰弱,而风寒内侵,乃为脑炎、脑膜炎的主因,是冰枕与点滴液引狼入室所造成的结果,白血球数据的上升,乃因身体欲将此内侵的风寒与抗生素药物排出体外而产生的,故汗出烧退白血球数据亦随之自然下降。

大家可以感觉到发烧时,心脏剧烈跳动,目的即在增加其压力(提升血压),促使阳(元)气上升,以促使毛孔张开来排汗,发烧温度越高,心脏跳动越厉害,今日医疗不思促使毛孔张开,反用冰枕封死毛孔,更用消炎药、降压药来降低心脏的跳动之力,致病患心疲力竭,而疲惫不堪,乃致更加重病情。

常见发烧退后复来,即因被引入体内之风寒排解未尽,五脏调理五气仍未能均衡,而致发烧再起。

发烧时,病只在体表,或半表半里,并未进入体内,五脏六腑皆未受病伤害,阴症无汗,阴症无发热,即病毒、细菌进入内脏时,反而不会发烧,如今日的高血压即为风寒进入体内,糖尿病为燥气进入体内所造成。

许多发烧的病患,被冰枕、点滴液、抗生素消炎而无法退烧,许多不懂医学的医学权威,就玩欺骗病患的把戏——做抽取脊髓的穿刺检查,致腰受伤害,腰为肾之腑,肾主骨,骨主髓,脑为髓海,对肾脏的伤害即对心脏产生伤害,因心、肾同为少阴经,心脏因消炎致被风寒侵入,今日许多风湿性心脏病即因消炎,致风寒湿侵入心脏所造成。

风寒侵入心脏,随着少阴经侵入被脊髓穿刺而受伤的肾脏,肾脏受伤,外用点滴、冰枕大量引进风寒,乃为脑炎、脑膜炎、烧坏脑及血癌的真正主凶。

四、孩子为什么会感冒老治不好呢?

(一)什么是过敏?为什么会过敏呢?

孩子天天都在流鼻涕、喉咙发炎、打喷嚏、咳嗽、发烧、眼睛痒痒的………喷嚏打不完………是过敏吗?是鼻窦炎吗?是鼻子急性、慢性的发炎吗?为什么会过敏?什么是过敏原?为什么会鼻窦炎?什么是鼻子的急、慢性的发炎?一大堆、一连串的问题,许多的病,久治不好,甚至越治越严重,使年轻的父母疲于奔命,欲哭无泪为什么?怎么办呢?大众对感冒的害怕甚于蛇蝎之危害,为什么呢?

现代医学称感冒流鼻涕、喉咙痛、打喷嚏、咳嗽、发烧………为感染(发炎),是细菌、病毒侵入体内引起的急性发炎、慢性发炎从头到脚都是发炎,用抗生素杀菌、消炎、医疗科技的进步,医疗品质的提升,为什么有些孩子的病菌、病毒怎么杀,怎么消都杀不完,也消不灭呢?甚至病菌越来越顽固,病毒越来越毒呢?为什么?

鼻子、气管、皮肤为我们身体五气风、暑、寒、湿、燥火进出的道路,此风、暑、寒、湿、燥火之气是为五脏调理运用的,五脏对五气调理不适所产生的证状称为伤风、伤寒、伤暑、湿、热即是感冒。

淋了雨感冒了——伤湿,吹了风感冒了——伤风,晒太阳感冒了——热感冒伤暑或暑风,穿少了,睡觉不盖被,冷气吹多了,洗澡玩水着凉了——伤风、伤寒,感冒再感冒,热也感冒,冷也感冒为什么呢?

冬天的感冒多为伤寒,夏天的感冒多为伤暑、伤风,感冒皆为五脏无法调理气温的变化,所产生的证状是为“表症”。冬天呼吸时,我们可以看到口鼻中冒出白茫茫的水气是热热的,夏天或运动后的流汗也是热热的,此呼吸热热的水气或汗水,暨空气中蕴含着风、暑、湿、燥、寒之水气,如五脏不能调节湿气,则此湿气凝结在鼻子是为鼻涕;凝结在喉咙是为痰;凝结在皮肤是为发烧,凝结在肺是为痰或肺积水;凝结在鼻咽是为鼻咽癌;凝结在心下(胃口)是为尿毒症。凝结在鼻涕、痰有风痰、热(火)痰、寒痰、湿痰、虚痰之别,凝结在不同部位而有不同的病名,皆湿受风、暑、寒、湿、燥火之气或饮食或治疗不当,对湿(痰)所产生的变化,故治痰当分辨何种痰而施治,更要分别是何部位——是何经络而施治。

鼻子、喉咙等有鼻涕、痰………等感冒时,有风、暑、寒、湿、燥火、虚……之别,并非鼻子、喉咙、肺(包括气管、支气管)的急性发炎,慢性发炎……中医称“火气”或“热气”,西医没有“火”而将“火”字加上一个“火”而称“炎”,火、热有风热—风火(肝火——肝炎),暑热(心火——心包炎),湿热(脾胃火、肠火——肠胃炎),燥火(肺火——肺炎、气管、支气管炎),虚热(虚火、肾火——肾炎)肾属水不可能发炎,而以相火——水中之火代之。

火为气的上升,火在五气风暑寒湿燥火只占了五分之一,即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感冒是发炎,可以消炎而被治疗痊愈,其它感冒为气的下降(寒)、扩张(风)、收缩(燥)、稳定(湿),皆非气的上升而不可消炎,消炎不能痊愈,反致身体受害。

常见喉咙痛的病患,怎么消炎也无法把喉咙痛治好,即因喉咙痛的毛病——只有五分之一是发炎,消炎即可痊愈,其余五分之四皆非发炎而被误为急性的发炎、慢性的发炎致无法痊愈,即有百分之八十的病患反受药物消炎之害,故治疗时不可一味的降火气——消炎。许多病患(小孩)医院长期使用“美国仙丹”治喉咙痛而成月亮脸、水牛肩,这是什么科学呢?

心属火,肺属金(金如锅子),心与肺的作用,如火煮锅子使水加热,分分秒秒从鼻子进入肺的空气中所含的水份,凝结成鼻涕、痰,乃心之火力衰弱,无力将锅(肺金)内的水份加热成水蒸气(或汗)排出体外,鼻涕、痰乃为湿(水气)的凝结,并非鼻子、喉咙、肺(气管、支气管)的发炎,甚至许多喉中有白痰、黄痰而被耳鼻喉科骗为长脓,而强力消炎。

火气为什么会越消越大呢?非发炎而消炎(降火气),因消炎即伤心(火)气,心属火,火越弱心越弱,越无法将肺(金)水气蒸发,水湿越凝结在鼻子、喉咙。恶性循环,火越弱,鼻涕、痰愈凝结,越被消炎则水气越容易凝结。

心、肺因消炎致衰弱,越衰弱就越无法处理自鼻子进入的空气,以调和五脏。今日医学不分风、暑、寒、湿、燥、火的感冒,从头到脚的生病都是感染——急性的发炎、慢性的发炎而消炎——降火气。乃为今日孩子天天感冒治不好的主因。

治感冒当分伤风、伤寒、伤暑、伤湿、伤燥(火,火即发炎),用药当分祛风、散寒、清暑、除湿、降火消炎,润燥以达恢复健康。

吹了风就喉咙痒痒的想咳,吹了冷气亦喉咙痒痒的想咳,早上起床就喷嚏打不停,鼻水流不停………常感冒者,并非什么过敏,乃因被消炎过度,致心肝脾肺肾五脏无力调理五气,当补气(肺)强心,以加强五脏调理五气的功能。

心火有力将肺金的水气加热成水蒸气(或汗)排出,则不再感冒,过敏之症状不再发生,消炎只会造成五脏的衰弱,孩子怎能有恢复健康的一天呢?

了解中医的医学,鼻子、喉咙只是风、暑、湿、燥、寒之气进出的道路,故耳鼻喉科在(中)医学上应该是不能成立一科的,但今日耳鼻喉科的生意,却是最忙碌的一科,稚弱孩子,长期鼻子、喉咙被吸痰、吸鼻涕,致鼻黏膜,喉咙受伤害,更难适应气候的变化,更容易感冒,为使大众能有正确的医疗观念,当有正确诊断始能竟其功:

1、以时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

身体十二经络,配合每天十二个时辰运行,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

将其编成歌诀:肺寅大卯胃辰宫,巳脾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我们可以看出某个时辰发病,即某经络脏腑在某时辰不能适时达成其经络之任务,即为该经络之疾病如早上打喷嚏即寅卯辰巳时辰即为脾、肺气虚,而不是鼻子的发炎,当补气祛风即可痊愈,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之类加附子、川白芷、防风、口苦加龙胆草。

晚上气喘发作即申酉戌亥为肾、心包虚,肾虚当补肾,或补肺金生肾水,或补心阳温肾,气喘即可痊愈,用肾气丸、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之类加鹿茸、冬虫、川贝等补气、温肾气喘即愈而不再发作。

有些小孩天未亮即咳嗽,是为气虚咳或晚上一、两点咳即为肝胆受风生痰当补肺温肾化痰用十四味建中汤之类,若用西药气管扩张剂止咳,长期使用,造成气管,支气管的弹性疲乏,日久则成气喘,后患无穷。

2、以气温诊断疾病治疗疾病

天气热即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气喘是为热咳、热喘、瘀(伤)血咳嗽喘。当禁吃燥热食物,治疗用龙胆泻肝汤加消风散,或清暑益气汤加祛风药或散瘀血药即愈。

下雨时、天气冷即咳嗽、气喘、流鼻涕是虚、寒、湿之喘咳、以散寒、温阳、禁食冰凉汽水、冰果汁饮料食物,此类病患皆为外感风寒被消炎而体虚,致风寒之邪内陷,治疗用小青龙汤,麻黄汤之类,并温补肺、肾,用肾气丸,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之类加麻黄、桂枝、附子、白果等,即可痊愈。

3、以心理诊断、治疗疾病

考试快到了,因紧张、情绪不佳、疲劳时即鼻塞,流鼻涕(水),咳嗽、气喘发作,皆为心虚,体力不济,是为虚咳、虚喘,以归脾汤,天王补心丹之类,皆可痊愈。

喷嚏、流鼻涕、咳嗽、气喘当诊断身体的虚、实、寒热、外感、内伤以调治之,病轻因体力仍强健,病重因体力衰弱,以补虚为主,治病为辅,日久病皆可痊愈,天下没有治不好的病,但今日的医学皆以“过敏”,而不查出病因,以对症治疗来敷衍病患,致病患受病缠身一辈子。

寒、热、虚、实或单独而至,或杂合而至,治疗当分清以温、清、补、泻,则天下并没有治不好的感冒、气喘之病,更没有什么“过敏”之病。

(二)中医、西医对感冒的不同分别

中医的感冒分为伤风、伤寒、伤暑、湿、热,或风暑寒湿燥火之气合并而至,或兼伤食的感冒或兼忧思伤脾的体虚……等。

伤风、伤寒、伤暑、湿、热的感冒对十二经络产生寒热虚实不同的证状,中医称为经络病变,各经络因伤风、伤寒而称为少阳并阳明并太阳病……少阴病……或太阳、阳明合病……称二阳合病……伤风、伤寒………等感冒之疾病,又因饮食、情绪、治疗不当………等,证状由此一经络转移到另一经络称六经传变。

经络病变、六经传变乃将疾病的正并变并疾病的前因、后果作一系统的整理,而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

在伤寒论,温病条辨书中,对外感的治疗方法,皆有序可循作千古不变的治疗原则,以为恢复健康的圭臬。

西医的感冒分为A、A、B、B型又分为泰国型、四川型、西伯利亚型………感冒,说有二百多种病毒,时时都要培养病毒,等病毒培养出来,知道是什么型的,则这个感冒的流行早因天气的转变而消失了,大家都恢复健康了,却又说是预防(推销)成功而消灭病毒了。

如登革热的发生,专家、学者大声呼吁预防,却越预防越扩大,台风来了,专家呼吁大家注意,登革热病毒会随着台风、水患流散而扩大疫情,但当台风、大水过后登革热却消声匿迹了,病毒、疫情没有随着台风、水患而扩大、蔓延,专家权威却又得意洋洋说是预防成功了,或说病毒被台风、大雨水冲走了。根本就不懂天气的变化对人体产生病变的来龙去脉,只知浪费我们的税金。

台湾北部没有埃及斑蚊、白线斑蚊吗?却没有登革热的流行,乃因气候的变化,不会产生此病的流行也。

农历三、四月、八、九月天气由寒转热,由热转寒,乃为身体调整气候变化,而产生不适的证状,乃为感冒流行的时节。

昔日天天都在推销A、A、B、B,是否A、A、B、B感冒病毒已消失了呢?乃今日小儿科天天都客满,不须再予推销(预防)了。

根据报导证实感冒有两百多种,还有许多新的感冒待研究,就像癌细胞已发现二百五十种以上,若了解此两百多种感冒,两百多种癌细胞,只不过是风暑寒湿燥火之气进入人体不同经络,不同脏腑所出现的不同证状罢了。

了解中医的经络病变,脏象学说及疾病的六经传变,则两百多种的感冒,两百多种的癌细胞之医学理论、学说,实荒谬得令人气结。

不分风暑寒湿燥火气候对人体适应的变化,不理鼻子、气管只是空气(五气)进出的道路,一味以鼻子,喉咙的急慢性发炎、过敏而施医,药物伤害身体所产生的后患,严重的损害了国人的健康,孩子天天都在感冒,年轻的父母,天天都在为孩子的健康而精疲力竭,小儿科、大医院天天都在人满为患,这是什么科学呢?

以上来自台湾彭亦俊《中医之钥》

梁冬:那你说小朋友要是发烧的话,医院是很痛苦的嘛,打吊针。那,有什么办法在家庭急救可以,马上在家里面就可以做的小东西可以帮助小朋友呢?

徐文兵:方法有很多。

梁冬:嗯。

徐文兵:但是呢,小孩子发烧,一定要先辨证。你是受风了,还是受寒了,还是受热了?小孩子吧,他是我们以前讲过,他是纯阳之体,他不怕寒,他怕热,而且他怕营养过剩,所以说,古人说句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你别给他塞的太饱。

梁冬:嗯。

徐文兵:所以现在小孩子一发烧,扁桃体一肿一大,人们都说:啊,感染了,发炎了,赶紧去打抗菌素,其实真是在害孩子。为什么?他其实就是吃了营养过剩,胃火太旺了往上顶,顶得自己扁桃体大了。这时候,你只要给他消食、化积,让他拉出一顿臭屎来,他那个烧就会退。

梁冬:哼哼。

徐文兵:但是我们现在就是隔靴挠痒。隔靴搔痒还不大正确,就是,简直就是有点胡治乱治,只要……他不管,退烧的方法有很多。

梁冬:嗯。

徐文兵:这个,我记得以前我的老师跟我说过,就是说,你如果给家人看病,给家人看病,你就观察上两天。

梁冬:嗯。

徐文兵:让他自己烧,只要他不出生命危险。给外人看病是什么?给外人看病是来了就想帮助退烧。那退烧很简单呀!

梁冬:嗯。

徐文兵:一发汗不就退了吗?但是呢,退了后热起来怎么办?这是什么问题?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呃,治疗这个发烧,加上现在这种猪流感又在北京这么猖獗,哦,又这么肆虐,我的观点啊,第一,第一要通肠胃。

梁冬:嗯。

徐文兵:先摸肚子,肚子里面疙里疙瘩的,摸上巨痛,先摸肚子,先通肠胃,六腑先通了。这个热啊,我们管它叫釜底抽薪。就是你这个烧,为什么这么烧?你底下柴火太多了嘛,撤一点,好了。第二个呢,就是我说的,如果他确实高烧特别厉害的话,而且手又冰凉的话,怎么办?

梁冬:嗯。

徐文兵:一看就是个邪热。就是说敌人烧了把火到我的体内了,那我怎么办?

梁冬:排出去。

徐文兵:围魏救赵。把它的兵力给它分散了。

梁冬:嗯。

徐文兵:这时候呢,我就让我的……手不是冰凉吗?

梁冬:对。

徐文兵:那怎么办,我就给他捋胳膊。特别要捋这个手臂内侧这个三阴经。

梁冬:肺经。

徐文兵:肺、心包、心。捋到什么,手慢慢发热了,然后呢,再在他的手尖上……

梁冬:嗯。

徐文兵:就是我们说的这个中冲穴啊,就是中指的中间,针刺、放血。

梁冬:嗯。

徐文兵:挤出来几滴,一滴、二滴黑血以后,他那个热能很快能退掉。我说这是指风热感冒啊,这是中了热邪。因为这个热邪跟寒邪不大一样。

梁冬:那寒邪怎么办呢?

徐文兵:寒邪的话就吃发汗药,或者推背,啊,推一下背。寒邪呢它经过大概要六个阶段,才能达到人的心。可是这个热邪呢,直接就是先是肺,然后心包,然后就到心了,就是温热之邪。所以大家呢可以用这些简单的物理方法,去先帮助孩子。

梁冬:那怎么判断他是寒邪还是热邪呢?

徐文兵:哎呀,望、闻、问、切啊。有一个诀窍,着凉的人发烧,怕冷。他一边烧得很高吧,他一边要裹被子,他是要打寒颤,稍微门口漏点风他都难受。

梁冬:嗯。

徐文兵:我一看,寒气。受热的人喜欢什么?袒胸、踢被子。啊,就是。所以同样是发烧,一个在那儿自己要盖,一个呢要蹬被子,这大概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梁冬:我觉得听众朋友呵,有做妈妈的或者做年轻爸爸的把它记下来,因为有些时候,晚上小朋友发起烧来,真的很可怕。如果能自己搞定的话呢,那真是无量寿佛的一件事情。

徐文兵:现在,你比如说我发现人看病吧,人在看病呢,就是孩子病了或者自己病了时候,他其实是属于一种极度无助的状态。

梁冬:对。

徐文兵:他这时候考虑什么问题?特别是家长。他考虑的就是什么?怎么能让自己最好没有心理负担。

梁冬:嗯。

徐文兵:怎么叫没有心理负担呢?其实就是说不被别人谴责。不被别人谴责就是顺着大家的这个思路去做。我孩子医院,然后挂上吊瓶。就是说这孩子被治坏治死了我心里没有负担。

梁冬:哈哈。

徐文兵:大家都这么做。

梁冬:对。

徐文兵:如果说你说,诶,我孩子发烧了,我要用中医的方法去治。然后,治好了谁也不说。治坏了呢?那这个人就成了什么?

梁冬:罪人。

徐文兵:千古罪人。所以大家都是以这种,以最好的不担责任的方法给孩子治病。

梁冬:在单位里的那套心智模式。

徐文兵:对。所以说我们在做中医传播的时候,其实就是希望帮助大家重新建立一个价值观。

梁冬:嗯。

徐文兵:中医治疗外感效果是最好的,而且没有负作用。从我长这么大啊,我小时候得的所有的发烧啊、感冒,我大概七六年秋天,我还高烧我差点烧死过去,都是中医治好的。我没有用过一次这个西药。这都是有赖于我,因为我有一个做中医的母亲。可是现在的人呢,一说感冒、发烧,医院输液。我们上中医药大学的时候,我们对中医培养出来信心,你知道怎么培养出来的?

梁冬:嗯。

徐文兵:当时突然发现,我们有个老师,伤寒教研室老师姓裴,叫裴永清。

梁冬:对,大家啊,是大家。

徐文兵:现在是大家。当时他是……我们上学时他还是个讲师嘛。

梁冬:对。

徐文兵:发现这个老师居然给孩子看病,就是发高烧,从来没超过三付药。往往都是吃半付药孩子烧就退了。

梁冬:嗯。

徐文兵:哎,我们就突然觉得,啊,原来中医能看感冒。老师就觉得很生气。伤寒论治什么呀?

梁冬:伤寒论嘛,人家说了那叫伤寒论嘛!

徐文兵:对呀,不就是这些突发的伤寒的急症吗?后来我们跟老师抄方,就是说,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孩子从高烧烧,然后退,就这么快,我们这才知道,噢,原来中医是能看病的,所以到现在了,就是说,我说有些病人啊,来找我一趟两趟不够,得好几趟,但如果说人家是感冒来找你,一次没给人家治好,那直接把牌子砸了就得了。就是说中医是能治急症的,包括急腹症,急性阑尾炎,我是76年我11岁,76年的秋天我得了一次高烧,以前我发烧我妈给点小药也就好了,但是76年秋天我那高烧,烧坏了,就是烧到了我妈用药我烧不退。

梁冬:嗯。

徐文兵:最后就烧到有点昏迷说胡话了,我们就说,热呀在肺在心包,这时候人就烧一烧,心率快点,热到神昏谵语就是说昏迷不醒,而且说胡话时候就已经烧到心了。

梁冬:嗯

徐文兵:就是影响到心神了,当时我妈也慌了。

梁冬:作为一个中医大夫有点害怕了。

徐文兵:啊,特别是自己的孩子。

梁冬:嗯

徐文兵:为什么说医不自治呢,给别人下药狠着呢,呵呵!

梁冬:也不是狠着,毕竟是吧?这个心态是不一样,我认识那些易经大师没一个给自己算得准的。哈哈,个人情感带入。

徐文兵:呵呵,他这个给自己的父母就是亲近的人,他一动那个心,我们说医者,意也,意需要冷静的思考。

梁冬:嗯!

徐文兵:如果一动心的话他就容易出问题,后来就是,医院,有的西医大夫说,脑膜炎要抽脑脊液了,我妈一听害怕,就不让抽,还是抱回家了,后来请动了我妈的一个师兄。

梁冬:嗯

徐文兵:我妈师兄呢,就是我妈的师父的儿子,我妈师父叫马衡枢先生嘛,他的儿子叫马小奎,也深得他父亲的真传,我管他这个马小奎我管他叫舅舅,叫叔叔。

梁冬:嗯。

徐文兵:他当时是个工人,他并不是医生,但是他有家传,他来看了我以后,你猜他说了句什么?

梁冬:没事,等等就好了。

徐文兵:没有。你是秋天得了一场温病,温病一般是春天,春天才得。我是在深秋得了一场温病。

梁冬:于是呢?

徐文兵:于是就吃中药了,他就给我吃中药,两付,烧退了人醒了,当时你知道我烧到什么程度吗?

梁冬:烧到连做了做了多少坏事全讲了,是吧?

徐文兵:就是人到病的特别重的时候会做一些奇奇怪怪的梦。

梁冬:对!

徐文兵:我们不能说是封建迷信啊。

梁冬:对!

徐文兵:然后呢我这个马小奎这个舅舅呢,给我用了这个药,两个药,然后呢我就开始打喷嚏了。

梁冬:对!

徐文兵:然后我妈一听我打喷嚏了高兴的就跳起来了,说你好了。

梁冬:嗯。

徐文兵:就是受了那个温邪啊,就出去了。这是我高烧的一个大经历。男孩子到12岁左右……

梁冬:都会有这样的情况。

徐文兵:有一次高烧。

梁冬:对!

徐文兵:那个,老百姓叫换脑子,如果你烧过来了,这孩子就等于说离那个成人呀……

梁冬:近了一步!

徐文兵:又近了一步,这男孩子什么变声期呀,大概这个,啊其它什么发育都跟这有关,但我们现在就是没有这个经验,或者是一碰到这个事就慌,或者一碰这个事就用一些误治法把它这个热,他不是把它散出来,而是把它压制住,这时候就把这个男人这个阳气啊……

梁冬:给伤到了。

徐文兵:扼杀在十二岁左右。

梁冬:嗯。

徐文兵:但现在呢,这个伤的阳气吧,就导致了我们现在看到很多问题,就中国的爷们越来越少。

梁冬:所以女人也越来越少。

徐文兵:呵,娘娘腔越来越多。

梁冬:对!

徐文兵:为什么?你追到根上……

梁冬:哈哈!

徐文兵:12岁那个烧就没发好!

梁冬:没发好。

徐文兵:没热出来!我的大学一个同学她到美国生活,有一次她儿子也是在大概十二岁左右就发烧,她当时没有什么医疗保险,她在美国给我打长途电话,吓坏了,她也是烧到孩子说胡话,孩子说什么:“妈妈我走了,妈妈我走了!”吓得她那真是,魂不附体。后来我一听她这个事,我就给她说我这个小时候发烧的那个经验,我说你就华盛顿sevenstreet有个Chinatown,那儿有很多中药店,我说你就按这个方子去抓,我估计跟我差不多,也是秋天得的一场温病,你把这个温热邪气散出来就没事了。后来这个孩子烧就退了,跟我一样。有趣的是什么呀?孩子烧退以后,性情大变,以前就是玩游戏,而且常跟他爹一块儿打游戏,就是打什么……打没完没了。烧完以后……

梁冬:喜欢中医了,呵呵呵……

徐文兵:不是喜欢中医,喜欢学习,而且呢用英文写的作文,他是个中国人,而且还是半路……

梁冬:半路出家?

徐文兵:不是半路出家,就是半截跟他爹妈去的美国嘛,他在他们班用英文写的作文,就是纯种美国人在一个班里面,他作文得是A+,你说这个是不是性情大变?

梁冬:嗯。

徐文兵:这次他探亲回来我一看一米八多,比我都个儿高了。

梁冬:嗯。

徐文兵:我就说:好啊,烧出来了。幸亏没有医疗保险。这要是有医疗保险,医院,冷水一输,寒药一用,烧是没了,但是那个人蔫儿了,就被打痿。

梁冬:所以这个徐老师您这个药方一定要好好保存好。

  徐文兵:《伤寒论》上有,《温病条辨》上也有。

  梁冬:第几条?

  徐文兵:《温病条辨》上的就是我们叫热入心包经,热入心包经有个叫清宫汤,就是透邪外出的,这个热邪攻到了你的心里面,已经突破心包经了,就用《温病条辨》里的清宫汤。

  梁冬:哦,《温病条辨》。

  徐文兵:我那个叔叔不是说了吗?这是秋天得的一场温病。这就是我们说到的那个厥啊。所以踫到他手脚冰凉的时候,如果你判断出他是这种外感的邪热,就用我们说的这个方法去把他的热邪通过手然后从指尖给他散出去。如果他受的是寒邪,在《伤寒论》论里有专门有治疗这种厥证的四逆汤,里面用的全是大热的药。意思是你的阳气不足以抗衡寒邪以至于寒到了这种程度,有的老人说这个凉开始指尖凉,然后手凉,然后到胳膊肘,过了胳膊肘就回不来了,这就厥,就是断绝的意思。所以《伤寒论》里面有四逆汤,有通脉四逆汤,有白通汤,根据他的热邪的不同的程度呢去给他用这些药,所以说厥有两种可能,受了热会有厥,受了寒也会厥。食杂而不劳,也会厥;吃饱了撑了也会厥。这种寒热就是我们看《神农本草经》里面经常提到的伤寒寒热。

  梁冬:什么叫寒热呢?

  徐文兵:就是恶寒和发热。恶是厌恶的恶。寒热是我们经常说的这种外感病,不是发烧就是发冷,还有一种情况如果邪气在少阳的时候,它叫往来寒热,就是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还有些人是左半身冷右半身热,这是少阳证,就是邪在那个门轴那儿的时候……一会儿这个脚进来,一会儿这个脚出去。正气足的时候它在门外面,正气稍微一弱它又探头探脑进来了。这叫往来寒热,心烦喜呕。

  梁冬:嗯。

  徐文兵:还有一种寒热就是那个疟疾,被疟原虫感染以后,这人就打摆子,打摆子就是烧到40度,冷的时候又像在冰窖里,这是更严重的寒热。所以在中原地区的人不像在其他方位那些地区的人得病的那么明显。在海边的人老吃那些鱼盐容易热中,就是出现热证,出现痈疡。没有说他寒热。老在北方的人喝牛奶,地势冰彻,容易脏寒而生满病,也没说他得热症。偏偏就是在中原这里的人,左右逢源,热病也得,寒病也得,所以他得的病叫杂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ojinz.com/wwxbygx/5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