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世界各地都有,甚至是健康的猪群当中也能发现。随着世界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饲养技术的应用和饲养高度密集,以及突发新的呼吸道综合征等因素存在,使得该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
中国副嗜血杆菌在养猪场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报道屡见不鲜,特别是规模化猪场在受到蓝耳病、圆环病等感染之后免疫功能下降时,猪副嗜血杆菌病伺机暴发,导致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致病原因
1.对于采用无特定病原或用药早期断奶技术而没有猪副嗜血杆菌污染的猪群,初次感染到这种细菌时后果会相当严重。副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该菌生长时严格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或V因子),一般条件下难以分离和培养,尤其是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病猪的病料,因而给本病的诊断带来困难。
2.该病通过呼吸系统传播,感染途径、方式多种多样。
3.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
4.当猪群中存在圆环病毒、猪繁殖呼吸道综合症、温和性猪瘟、流感或地方性肺炎的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这种细菌会作为继发的病原伴随其它主要病原混合感染,尤其是地方性猪肺炎。在肺炎中,猪副嗜血杆菌被假定为一种随机入侵的次要病原,是一种典型的“机会主义”病原,只在与其它病毒或细菌协同时才引发疾病。近年来,从患肺炎的猪中分离出猪副嗜血杆菌的比率越来越高,这与支原体肺炎的日趋流行有关,也与病毒性肺炎的日趋流行有关。这些病毒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猪流感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据报道:副猪嗜血杆菌与支原体结合在一起,患PRRS猪肺的检出率为51.2%。
5.饲养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过大,纯净水供应不足、营养性饲料使用过多(高能量、高蛋白、微量元素)等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
6.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诱因。
临床鉴别
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剖解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脑膜炎、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等多发性浆膜炎为主要特征,主要是尤其以腹腔内有纤维性渗出物,包住心脏和肝脏,关节呈现对称性肿大。
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关节炎、跗、腕关节肿大、一般是对称性肿大,病猪剧痛、瘸腿,用手一捏,疼得尖叫;剖检关节腔内有浆液性纤维蛋白渗出物。
副猪形成“绒毛心”,副猪以渗出为主,心包表面形成绒毛,心包与心肌之间是淡黄色渗出液、不粘连;链球菌是心肌炎,以心肌渗出为主,心包与心肌粘连。
免疫治疗
预防:该病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常规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做好生物安全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减少应激的发生。
1、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多,各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所以最好用本场分离的菌株制备自家灭活苗,可获得最佳免疫效果。
2、严格消毒:彻底清理猪舍卫生后,用2%氢氧化钠水溶液喷洒猪圈地面和墙壁。
3、科学用药:隔离病猪,用大剂量的抗菌素进行治疗,口服抗菌素进行全群性药物预防。为控制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耐药菌株出现,应进行药敏试验,科学使用抗菌素。
大多数血清型的猪副嗜血杆菌对头孢菌素、氟甲砜、磺胺、强力霉素及喹诺酮类等药物敏感。
a、出生、阉割、断奶转栏时选用优质长效头孢等抗生素注射保健,同时避免伤口的感染。
b、保育猪料中添加预防性药物,如阿莫西林等。
我是陈医师畜禽服务中心的技术老师---陈医生,如果养殖有需要,可以加本人白癜风能根治吗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