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温度高,人体的体温调节失调,体内温度过高就会出现中暑,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诊。
什么是中暑?
人在酷热的环境里体温上升,身体机能便会自动调节来降温,例如增加排汗和呼吸次数;可是,当环境温度过高,这些生理调节不能有效控制体温时,便会出现热衰竭甚至中暑等情况。
热衰竭的征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气促及神志不清等。当体温升至摄氏四十一度或以上时,患者更会出现全身痉挛或昏迷等现象,称为中暑。若不及时替患者降温及急救,便会有生命危险。
谁人较易中暑?
儿童、长者、长期病如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和过胖人士均较易中暑。
中暑后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夏夜叹
空白
四月维夏
六月徂暑
中暑
中暑是夏季最容易发生的事情,那你了解夏季中暑的症状吗?
1、先兆中暑的症状: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复。
2、轻度中暑的症状: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经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3、重度中暑的症状: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疗养
空白
方法措施
中医药方
中医疗方
那么如何应对夏季中暑呢,
小念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方法:
方法措施
经常留意天文台发出的天气警告,并采取以下措施:
1、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2、补给水分,最好是含盐的饮料,或者矿泉水。
3、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4、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就医。
除了以上的预防措施,夏季中暑也可以用以下的一些方法缓解:
中医药方
治疗轻度中暑的药方
药方1
鲜丝瓜花七至八朵,绿豆六十克。用清水煮绿豆,豆熟后取汤二百五十毫升,放花煮沸,一次服。
药方2
香薷:藿香、银花、连翘各十克,六一散三十克,水煎后放凉,频频服。
药方3
莲叶梗三十克,柳叶三克,薏仁十克,扁豆十五克。将四味药物加水六百毫升,煎至二百毫升,一次服。
药方4
辣蓼草二百克,木姜子一百五十克,青木香-百五十克。樟脑粉六克。将前三味药加水一千七百五十毫升,煎成三百五十毫升,然后过滤留渣,再加水七百五十毫升,煎成一百五十毫升,合并两次药液,再加入樟脑粉(酒精溶解后)即成,装瓶备用。成人一般口服五毫升,最多用至二十毫升(儿童酌减),服后饮温开水一一杯。
中医疗法
中医疗法
穴位按摩
轻症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缓慢疏推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擦药
取食盐一握,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八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中医治疗夏季中暑的四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里也仅是提供一一个参考,祝您身体健康。
及时治疗
温馨小贴士:
发现中暑患者立即将其移开高温环境,移至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意识变化;补充含盐饮料或绿豆汤、酸梅汤、凉茶等。酌情使用清凉油、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药物,可将清凉油涂双侧太阳穴并轻轻按摩。如中暑症状较重,医院进行救治你。
脱离剂量谈疗效是无意义的,同理适当少吹空调对身体的影响也是很小的,所以我们在适当控制的同时只需注意科学合理。欢迎大家来到应念堂,领取专属与您的健康养生方案!
编
文
徐寅阅读
6分钟图
pixabay
应真平医师
江西南昌大学医学学士,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医师(年至年),先后于急诊科主治医师、内科、骨外科住院医师。
-年参加中国解放军东海12号军事实战演习,任医疗组急诊应急队成员。
-年参加了“5.23”列车脱轨抢救,任急救队长。
--多次担任鹰潭市特警大队的急救教学及演习保障医生
家族四代世袭中医医学,系伤寒派传承中医脉,自幼诵习《黄帝内经》《伤寒论》《血症论》《本草纲目》等中医古籍,进山寻药,祖传针灸手法。从医14年,临床诊治病种十分广泛,内、外、妇、儿、骨伤、杂病无所不涉,多收良效。尤擅长针灸调理及方剂,膏方治疗烫伤、外伤、乳腺增生、面瘫、肩颈及腰部不适等疑难杂病。
家传所述:一针二灸三汤药,毕竟是药三分毒,而中医以治未病乃为上医,更注重的是在疾病未发之前,就把疾病给消除了。
※免责声明: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