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波氏杆菌病在散养兔中的发病概率并不高,但是在兔群中却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并且该病也有着一定的致死性,最好尽早地对其进行防治。
鼻炎型:
比较多发,流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病程—般较短,多能康复。
支气管肺炎型:
较少见,流粘液性或脓性鼻液,鼻炎长期不愈,呼吸加快,食欲不振,逐渐消瘦,病程数周至数月,有的发生死亡。
1、病理变化
鼻炎型:
鼻粘膜潮红,附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质。
支气管肺炎型:
支气管粘膜充血、出血,管腔内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肺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脓肿,小如粟粒,大如乒乓球。
有时胸腔浆膜及肝、肾、睾丸等有脓肿。
此外尚可见化脓性胸膜炎、心包炎。
2、防治
治疗首先将病兔隔离,然后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及磺胺类药物。
(1)庆大霉素,肌注,1~2单位,每日2次。
(2)磺胺二甲基嘧啶0.1g/kg体重,内服连喂5天。
(3)磺胺噻唑钠0.06~0.1g溶于ml升水中饮服。
但对脓疱型的兔治病效果差,应淘汰。
加强管理,搞好兔舍的卫生消毒工作。
兔舍要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对舍内的工具、兔笼、工作服等要定期消毒。
定期杀虫、灭鼠及淘汰病兔及阳性兔。
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养殖方式,尽量不要从外场引进新兔,必须引进时应当做好检疫工作,把好传染关。
除做好上述工作外,还应坚持定期地给兔免疫注射疫苗。
发布兔子信息长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