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红斑狼疮核心病机为阴虚血热,而西医则认为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紊乱的疾病,以15-45岁期间的育龄期女性多见,但目前该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雌激素、环境、化学、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红斑狼疮患者常见受累皮肤粘膜、关节肌肉、肾脏、心血管、神经等多个系统,而且该病起初症状不明显,常常被忽视,导致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正确治疗,所以高风险或有相关症状人群,需要引起重视。不明原因的发热发热,并以低热为主,是红斑狼疮患者最普遍的症状,也是复发时最早出现的症状。脸颊红斑多在阳光或紫外线照射后,颊部会出现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环状红斑等皮肤症状。关节红肿疼痛以指、腕、膝关节多见,常为对称性的多关节红肿疼痛,可能还会伴有关节积液。心肺症状红斑狼疮的心脏病变中,以心包炎、心包积液最为常见,胸膜炎症也是红斑狼疮最常见的肺部病变。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幻觉、认知功能减退等神经精神症状,以及脱发、口腔溃疡、疲乏等症状。中西医如何治疗狼疮红斑狼疮究其病因,是由于自身的免疫紊乱所引起的一系列病变,风湿免疫科能更全面地评估疾病免疫紊乱的程度,衡量各系统的损伤程度,提供科学合理的红斑狼疮治疗方案,所以一般情况下,红斑狼疮患者应首选到风湿免疫科就诊治疗。红斑狼疮类型主要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皮肤型红斑狼疮,两者尚不能根治,但合理的治疗可实现症状消失和指标正常,达到长期缓解的目标,目前较为推荐的治疗方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西医治疗方面,糖皮质激素是基线用药,可以起到抗炎,以及搭桥免疫抑制剂的作用。而对于难治性或复发性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时,可以减少激素的用量,有效控制疾病活动,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环孢素、来氟米特等。由于西医治疗药物剂量使用较大,副作用不可避免,而且停药后病情易复发。因此急性期可联用中药,治疗以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为主,缓解期更可以采用中药为主,并辅以维持剂量的西药,可多选用益气固本、清解余毒的药物,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皮肤型红斑狼疮西医治疗方面,外用糖皮质激素是广泛采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对合并有系统损害的患者可以与硫酸羟氯喹联用。如果常规药物疗效不佳时,可选用免疫抑制剂,譬如甲氨蝶呤或吗替麦考酚酯,但一般建议与硫酸羟氯喹联用。中医全程干预,急性期清热解毒,慢性期调养气血,但应辨证论治,根据临床症状变化和体征辨证论治,以去毒邪、固脾肾之本。狼疮患者的生活习惯调节保证充足的休息每天保证七到八小时的睡眠,这对于维持患者身体的免疫稳态有一定的帮助。清淡、营养的饮食以高蛋白、低脂、低糖、低盐饮食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及一些发物,譬如榴莲、芒果、海鲜等等。同时还要避免食用光敏性食材,如芹菜、茴香、荠菜、菠菜、柑橘、柠檬等,这些都可能引起光过敏,导致面部红斑和皮疹加重。此外,如果想要额外补充补品,应与医生商量后,再考虑是否服用。注意防晒、护肤光过敏是红斑狼疮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因此红斑狼疮患者要避免日晒和紫外线的照射,外出活动最好安排在早上或晚上,外出时应使用物理防晒霜,撑遮阳伞或戴宽边帽,穿长袖衣裤。同时要注意皮肤清洁,尽量少用护肤品、化妆品,可需要使用时,尽量选用不含酒精、PH值接近人体,温和不刺激的护肤品、化妆品。衣物穿着尽量避免穿着化纤类衣物,多选择天然棉制品,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保持平和心态精神压力也是诱发红斑狼疮的常见因素之一,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红斑狼疮更多防治知识,戳视频了解~
编辑器医生名片黄闰月
医院医院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团队负责人主任医师中西结合临床医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学术传承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社区卫生学会风湿康复分会副主委,岭南中医抗风湿联盟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分会青年副主委,珠江科技新星,国家公派荷兰访问学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首届广州市科普名师,树兰医学青年奖被提名奖,广东省卫计委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通讯员:孔抒帆
编辑器简介《奇妙的中医》系39健康网与医院联袂打造的一档高品质中医视音频栏目,这里有精彩绝伦的医案、有神奇精妙的本草、也有简单实用的养生药膳,多位中医大师亲临坐镇,妙语连珠,趣解5000年的“中医奇妙之处“。(本栏目由医院与39健康网共同制作)
-END-来源:“39健康网”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