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诊断心包炎
心包炎护理
网胃心包炎湿性
网胃心包炎干性
网胃心包炎x线
手术急性心包炎

干货丨鸡慢性呼吸道病的流行与防控

娌荤枟鐧界櫆椋庤垂鐢ㄩ珮鍚? http://m.39.net/pf/a_7751079.html
摘要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养鸡场常见病之一,虽然死亡率不高,但是感染率很高,严重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笔者根据当地的生产养殖情况,对鸡慢性呼吸道病的病原、病因、传播途径、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做了详细的分析,以共同业者参考。关键词:败血支原体病;防控

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作鸡败血支原体病,是由败血支原体引起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传播形式多样,鸡场的支原体污染率高达80%左右,发病率可达70%以上,尤其是雏鸡感染以后,可以使鸡场的病弱雏率增加10%。此病发展比较缓慢,病程较长,在鸡群中可以长期蔓延,反复发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是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可致使雏鸡生长发育缓慢,产蛋鸡的产蛋率下降,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1流行特点1.1易感动物和传播途径鸡和火鸡对此病比较敏感,其他的禽类(如野鸡、鸭、鹅等)也可以感染。4~8周龄的雏鸡容易发病,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此病的传播方式很多,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或病鸡的排泄物而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带菌的种蛋进行垂直传播,还可通过飞沫传播。鸡群单纯感染此病,发病不严重,流行也比较缓慢,但是如果继发或混合感染鸡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等,就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死亡。

1.2鸡场中反复发病的原因1.2.1认识不足,没有及早的采取措施鸡慢性呼吸道病不同于其他的烈性传染病,如鸡新城疫、禽流感等,容易造成大量的死亡,此病刚开始发病,症状不明显,死亡率也不高,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没有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只是在发病的时候才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导致鸡群长期带菌,反复发病。

1.2.2管理水平较低此病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还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有些养殖户尤其是小规模的养殖场,在建场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些,鸡舍之间间距较小,往往一栋鸡舍出现疫情,其他鸡舍也会发病。还有的鸡舍低矮,通风条件不好,鸡舍内比较潮湿,冬季保温设施不保卫,室内温度过低,这些都是诱发此病的因素。还有的养殖场饲养技术有限,防控措施不到位,消毒不规范,没有采取“全进全出”的制度等,都为此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1.2.3继发感染其它疫病鸡群发病以后,抗病能力下降,很容易继发感染其它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霉菌等,还可能继发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使病情加重,增加治疗成本,甚至引起大量的病鸡死亡。

1.2.4鸡苗带菌率高此病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有些种鸡场的种蛋带菌,导致雏鸡带菌,这都给鸡慢性呼吸道病的防控带来困难。

2临床症状病鸡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生长发育较慢,增重速度下降,咳嗽、打喷嚏和呼吸有“啰”音,眼睛流泪,眼睑肿胀,流鼻液,支气管内有粘性分泌物。病程较长的,眼睛内有大小不一的干酪样物质,压迫眼球,可以导致颜面肿胀。此病死亡率不高,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一般雏鸡症状严重,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不全。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产蛋率下降,产畸形蛋的比例上升。

3病理变化对病死鸡进行解剖发现鼻道、气管、支气管有卡他性炎症,黏膜肿胀,有灰白色的黏液。气囊壁变厚,有珠状小点,里面有干酪样物质。严重的病鸡有纤维素性或者纤维素脓性的肝周炎、心包炎。

4防控措施对于此病最好的防控措施就是采用疫苗免疫,但并未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单纯发病一般容易用药物控制,此病对链霉素、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等药物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需注意联合用药或者交替使用药物。本病单独发病的很少,常是并发或继发感染,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4.1加强鸡场的日常饲养管理经常对饲养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疫病防控重要性的认识。改善鸡舍的通风条件,定期进行维修,做好夏防暑冬保温的措施。饲养密度要合理,饲料营养要丰富,尤其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要保证。定期进行驱虫,减少饲养过程中各种应激的刺激。鸡舍要保持清洁卫生,严格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而诱发疾病。

4.2鸡群的净化做好鸡群的净化工作,建立无病鸡群。从没有此病的鸡场购买苗鸡,培养青年种鸡,定期进行检测,一般4月龄的时候检测一次,再间隔90d检测一次,随时淘汰阳性鸡,建立净化鸡群。

4.3免疫接种各类型的鸡场中带菌的现象非常普遍,隐性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种鸡注射灭活疫苗可以减少经蛋的传播,降低第二代鸡的感染率。蛋鸡可以在1周龄时接种鸡支原体冻干苗,免疫保护率可达80%以上,免疫期6个月,10周龄时可再接种1次,增强免疫效果。

4.4治疗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常用药物有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药物等,其中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副作用小,针对性强,效果较好。用泰乐菌素20~25mg加入1kg饮水中1次/d,连用3~5d;强力菌素10~20mg/d/只,混入水中1h内饮完,连用3~5d,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当混合感染其它疾病以后,选用广谱抗菌药效果较好。

          

广告

原文刊于《中国动物保健》杂志第8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ojinz.com/wwxbyxx/8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