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药物,包括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抗体药物。上期肿瘤时间介绍了:一网打尽:7个癌肿28种激酶抑制剂,本期对肿瘤抗体类药物做了归纳总结。
靶向治疗药物不良反应除了全身反应、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外,医生们还需警惕以下这些。
实体瘤西妥昔单抗
作用靶点:EGFR
参考价格:$(50mL)
适应证:铂类化疗失败的头颈鳞癌,与放疗联合用于晚期不能手术的头颈部鳞癌,与CPT11联合用于CPT11耐药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注意事项:偶有间质性肺病、皮肤毒性。严重输液反应发生率为3%,致死率0.1%,其中90%发生于第一次使用时,以突发性气道梗阻、荨麻疹、低血压为表现,部分输液反应发生于后续用药阶段。(如何应对输液反应?肿瘤时间回复获取预防和应对办法。)
尼妥珠单抗
靶点:EGFR
适应证:与放疗联合用于EGFR阳性的III~IV期鼻咽癌。
注意事项:由于高度人源化,不良反应轻,主要为发热、少见皮疹腹泻。
贝伐珠单抗
靶点:VEGF
参考价格:$(mg)
适应证:我国用于非鳞NSCLC,与5-Fu化疗联合用于mCRC;国际上还用于Her2(-)转移性乳腺癌,曾手术切除的转移性肾癌,经治的神经胶质瘤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