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生活中妈妈应该经常遇到孩子伸手打人,平时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打回去还是不理睬?让我们一起看案例分析一下吧!
-1-
控制事态
孩子一起玩耍时,当对方硬是抢玩具时,孩子开始打人,这个时候,家长往往就会迅速阻止她的行为,并抱住她离开现场,转移其视线。
研究表明,打人是宝宝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表现,当宝宝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有可能就是用打人来表达情感与需求。当你发现宝宝打人时,首先应该控制住事态的发展,而不是任由她出手打人,之后带着她尽可能的离开现场。
-2-
分析打人的真正原因
在与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妈妈的头相互“咚”撞击在一起,孩子愣了一下,朝妈妈头的位置打了一下。分析真正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平时她摔倒在地,家长总是会打地板,说地板不听话,孩子就迅速模仿了。
家长先通过耐心询问,冷静分析来推测宝宝攻击行为后面的根本原因。而不是马上选择回打的方式。因为你的回打,有可能会恰恰满足了她攻击的期待,并且看你的反应,从中学到更具体的打人方式。
-3-
别光说不练
早教课堂上,一个小朋友满房间的乱跑,并且一会儿踢这个孩子一会儿推那个孩子,而在这整个过程中,他的妈妈始终只是一直说“宝宝,你这样妈妈真的要生气了,以后再也不带你来上课了,你这样是不对的。”但她始终没有去阻止孩子的行为。
光说不练,孩子就会不断的试探家长的底线。比如告诉孩子不能打人,你却时不时与孩子爸上演打人事件,比如告诉孩子不要喝可乐,你却买了两瓶放在冰箱。当然,在阻止孩子的过程中,请一定温柔对待,而不是以暴制暴。
-4-
告诉孩子行为的后果
孩子打人后,妈妈看了看她,没说什么,笑着抱抱她,告诉她“你打妈妈,妈妈的手痛了,妈妈可就不能抱你了哦。”孩子赶紧跑过来,抱紧妈妈,并在打妈妈的手上摸了摸。这之后,她虽然反复了几次,但在一次又一次的说明中,渐渐的不再打人。
培养孩子的意识能力需要漫长的过程,尽可能不对孩子实施肉体处罚,可以借用外物,比如绘本,或者周边事物的比拟方式,来告诉孩子你不可以这么做,引导孩子理解并认识打人的后果,但并不要一昧的强调他的行为是错误的。
-5-
教会孩子表达情绪
妈妈拿了苹果问孩子要不要吃,孩子一下打落了苹果,妈妈告诉孩子:“宝贝要是不喜欢吃苹果,可以跟妈妈说不吃,好吗?宝贝想吃什么,不吃什么,都可以主动告诉妈妈。”
多演示与表达几次后,孩子渐渐就明白了,她也可以大声说“不”,而不是仅仅只能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设定一些有兴趣的引导,教会孩子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抒发自己的情绪,并可以借助周围环境,来帮助孩子释放情绪。
-6-
围观
有很多孩子原本只是一些小情绪的表达,却因为家长的围观与猜测,以及过多的评价孩子的行为导致其大发脾气。
尽量不要让周围的人成为孩子打人时的“观众”,并尽可能将孩子从人多的地方带走,更有助于安抚孩子的情绪与理解真正的原因。
-结论-
孩子在建立自我意识的阶段,非常看重对所有权的保护,这些攻击行为也许是出于自我防御,也许是出于模仿,也许是敏感的接收了周围环境等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
小编说: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纯白的纸,而每个孩子的个性就像每张白纸上的每一笔划,当你遇到孩子开始打人时,请一定要有耐心,方法那么多,总有一款适合你家孩子,切勿以暴制暴。设定有技巧的规矩,记住,在整个引导过程中,你一定是,不会生气的。
-END-
推荐阅读
??分享给父母
上幼儿园前,请教会孩子这5项技能!
??重磅!江苏发布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民办幼儿园三年内不得调价
??终于知道为什么小朋友在幼儿园和家里判若两人了
??江苏幼儿园爆炸
9道设置保护幼儿安全,警钟长鸣!
防暑专版
??夏季到来,送出一份最全的防暑通知!(转给家长)
??幼儿园预防中暑安全教案
园长、教师必备!
??天气炎热,宝宝吃不下?四个小技巧帮宝宝开胃健脾
??夏季驱蚊大作战之驱蚊小妙招
园长及家长必看!
大众幼教Icey老师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